塑性工程學報:加壓路徑對超塑脹形空洞的影響
2023-10-14【作 者】宋玉泉;李文
【前 言】
研究空洞對空洞敏感性材料超塑性的影響,是探索超塑變形微觀機理的一個重要方面[1]。
傳統(tǒng)的觀念認為,空洞會使材料的延性降低,導致早期準脆性斷裂,并惡化常溫使用性能[2]。由于超塑變形具有強的結構敏感性,因此空洞的形貌和分布不僅受應力狀態(tài)的影響,而且受加載路徑的影響。
對于前者,近年來一些學者做了有價值的研究[3-5],但是迄今尚未見到關于后者的研究報道。作者曾通過不同加壓路徑對超塑脹形m—logε曲線影響的研究,得出恒應變速率脹形效果最好,恒速脹形次之,恒壓脹形最差的結論[6]。
本文應用金相顯微鏡、掃描電鏡和x一射線小角度散射法,觀測分析了不同加壓路徑對超塑脹形微空洞形貌和分布的影響。結果表明,恒應變速率脹形的微空洞量多、細小分布均勻,且處于亞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恒壓脹形的微空洞易由亞穩(wěn)定變?yōu)榉€(wěn)定,并會迅速交連長大,形成網(wǎng)絡。恒速脹形的微空洞形貌介于兩者之間。由于選用的是典型超塑性合金ZnA14Cu,所以研究結果對空洞敏感性材料具有普遍性。
【結論】
不同加壓路徑對脹形的超塑性及其空洞的數(shù)量、分布和形貌都有明顯影響。因此,選擇最佳加載路徑是探索超塑變形微觀機理和發(fā)揮材料的潛在超塑性能的一條不可忽視的途徑。
1)恒壓脹形的初始應變大于微空洞形核的臨界應變,空洞長大基本上受塑變機制控制。因此,微空洞的數(shù)量較少、長大快、形狀不規(guī)則,并易聚合交連形成微裂紋,不利于發(fā)揮材料的潛在超塑性能。
2)恒應變速率脹形的初始應變小,有利于空洞形核,空洞長大基本上受擴散機制控制。因此,微空洞的數(shù)量較多、長大較慢、呈等軸形,不易于交連聚合成微裂紋,有利于發(fā)揮材料的潛在超塑性能。
3)恒速脹形介于以上兩者之間,并且接近于恒應變速率脹形的情形。
以下是正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