鍛壓機械:超塑性脹形件厚度分布的計算和控制
2023-03-31【作 者】黃翔;張中元
【前 言】
在超塑性脹形過程中,材料得不到外部的補充,而是靠毛坯表面積的擴展和厚度變薄來獲得所需零件的形狀,所以零件壁厚的變薄是不可避免的。同時,由于零件各處的受力情況不同,必然引起變薄的不均勻,而壁厚分布的均勻性又是零件重要的質(zhì)量指標,因此,如何控制壁厚分布的不均勻,是超塑性脹形中一個重要的工藝問題。
脹形件壁厚的分布受成形件的材質(zhì)、幾何形狀、成形工藝參數(shù)和潤滑條件等影響。對特定的脹形件厚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。在脹形過程中,當毛坯貼著模腔流動時就出現(xiàn)了毛坯和模腔之間的相互摩擦,摩擦的存在,阻礙了先貼模材料向未貼模部分的流動,造成先貼模部分較厚,后貼模部分較薄,最終貼模部分的壁厚最薄。
本文基于“貼模部分材料在應力場作用下有阻礙流動”的假設(shè),引入了表示潤滑條件的參數(shù),用來反映摩擦脹形件厚度分布的影響。根據(jù)以上假設(shè),計算了圓臺筒、長梯形槽等超塑性脹形件的厚度分布,并對一些控制厚度不均的方法進行了試驗。
【結(jié) 論】
(1)本文關(guān)于“貼模材料在應力場作用下有阻礙流動”的假設(shè)經(jīng)實驗驗證是合理的,在理論分析時引入表示潤滑條件影響的參數(shù),使理論計算和實驗數(shù)據(jù)相當吻合。
(2)在非自由脹形的情況下,材料與模腔間的潤滑條件對脹形件厚度分布有顯著影響,改善潤滑條件能減少脹形件的厚度不均度。
(3)正反脹形能改善脹形件的厚度分布,是一種很有發(fā)展前途的新工藝。
以下是正文:
標簽:
超塑性脹形